巴西苏木简介
发布时间:2017-09-13 来源:中联木业城 点击次数:3798
巴西苏木(学名:Cæsalpinia echinata),又称巴西红木,豆目豆科苏木属的一种物种,盛产于巴西,已列入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附录Ⅱ。生长速度缓慢,木纹直而且木质非常致密坚韧,树干富含水溶性的红色染料成分
中文学名 :巴西苏木 拉丁学名: Cæsalpinia echinata
别 称: 巴西红木 分布区域:盛产于巴西
树木尺寸:树高30-50英尺(9-15米),主干直径2-3英尺(0.6-1.0米)。
平均气干密度:61磅每立方英尺(980公斤每立方米)。
基本密度:0.76克每立方厘米,含水率12%时为0.98克每立方厘米。
詹卡硬度:2 820磅力(12 540牛顿)。
抗弯强度:26 010磅力每平方英寸(179.4兆帕)。
弹性模量:2 544 000磅力每平方英寸(17.55吉帕)。
抗压强度:无数据。
收缩率:径向5.1%,弦向8.1%,全体积13.3%,弦径比为1.6。
色泽:心材橘(橙)黄色,有的为暗红褐色。边材黄白色,与心材区别显著。

纹理与材质:纹理通常直,个别交错。材质好,天然光泽度好。
端面特征:散孔材,单管孔及径列复管孔。中等大小的管孔无特别排列方式,较多。心材中矿物质和树胶内含物偶见。轴向薄壁组织环管束,翼状(菱形),连续和轮界型。木射线窄,中等间距。
耐久性:巴西苏木(Brazilwood)被认为极其耐久,抗腐朽。
加工性:尽管巴西苏木密度高,但是却具有好的加工性能,其机械加工和弯曲成型性质均上乘。根据使用者的经验表明,巴西苏木切割定型均容易做到,但因有劈裂倾向,所以在锯切时应谨慎;砂光较困难,原因是木材表面对砂纸打磨有阻碍效应。

价格与可获取性:不幸的是,巴西苏木(Brazilwood)已经有几个世纪的采伐历史,目前是濒危物种,其国际交易受到非常严格的限制,价格极为高昂,仅有的来源也是非常可疑的。直到2012年,也没有关于这个树种因种植而存在的可持续经营源头的记录。
可持续性: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(CITES Appendix II)管制,同时位列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(IUCN Red List)。在过去的三代中,因自然栖息地丧失和采伐,该物种种群下降幅度超过50%。
利用:弦乐器的弓形部位(小提琴,中提琴,大提琴等),单板,镶嵌,雕刻,车旋制品。
评论:在全世界,没有一种木材会像巴西苏木这样具有名望,因为人们以它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国家。公元1500年,葡萄牙的船队发现了南美洲东海岸,随即这个树种亦被获取,人们发现其木材心材可以提取红色染料,于是便经营起了这个非常有利可图的木材贸易。这个树种(木材)被命名为Pau Brasil,其中Pau表示木材,Brasil意思是红色或者火红色。由于这个繁荣的海上贸易,人们于是就将这片土地叫做Terra do Brasil(Land of Brazil),即巴西木的土地,便是巴西这个国家名称的起源。